东莞自闭症

新闻分类

课程设置

联系我们

东莞东城校区:东莞市东城区鼎好广场1号楼(环城路旁)

联系人:徐老师 0769-23329599

东莞课时专训部:东莞市东城区鼎好广场1号楼侧

联系人:徐老师 0769-23329599

东莞樟木头校区:樟木头镇樟深路15号(南博广场右侧200米)

联系人:王老师 0769-87120777

东莞常平校区:常平镇袁山贝283号(常安医院斜对面200米)

联系人:柴老师 0769-89306777

广州校区:广州市增城市新塘镇新塘大道西646号

联系人:陈老师 020-29870777

深圳龙华校区:深圳市龙华新区大浪浪口科技园D栋(新宝盛酒店旁)

联系人:张老师 0755-28460777

深圳松岗校区:松岗镇勋业街2-4号楼(松岗人民医院康复科后面沙江宾馆直走500米)

联系人:陈老师 0755-36325777

佛山校区:佛山南海区 

联系人:魏老师 0757—23344777  15112330909

E-mail:NAOKAIFA@163.com

网址:www.congmingtu.cn


自闭症儿童的融合教育之路在何方

您的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自闭症儿童的融合教育之路在何方

发布日期:2017-12-11 09:40 来源:http://www.congmingtu.cn 点击:

关键词:融合教育                             

自闭症是神经系统异常而导致社会交往、行为、语言等方面存在发展不足的广泛性发展障碍。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媒体、公益组织更多的群体开始关注自闭症人群,得以让更多的社会人关爱自闭症儿童,尊重自闭症儿童。自闭症家庭由于自闭症知识的了解则更科学的选择了自闭症的康复之路。

大多的自闭症机构则为民间组织,服务2-8岁的自闭症儿童,超出年龄之后就由家庭自寻出路。部分孩子具备了回到传统学校的基础能力,如:异常行为较少,具备安坐能力,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和社交能力。但由于传统学校并不能针对特殊儿童设置相应的课程,导致自闭症儿童与一般儿童采取同样的一刀切教学模式,不能有效的发展孩子能力,最终使自闭症儿童甚至是发展不错的处在闭儿在所谓的融和教育中沦为牺牲品。

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对孤独症儿童的安置方式是在普通班级中随班保教;

(二)对孤独症幼儿必须要有专职的特殊辅助教师;

(三)必须具有个别化的“幼儿园社会融合教育方案”。

在目前的中国,融合教育的发展还处在启蒙摸索阶段,政府各职能部门配套的融合教育体制不完善,自闭症儿童能进行正常幼儿园或小学接受普通教育基本上是难于上青天的梦想,则更谈不上有效的融合了。在相当的家长心目中,所谓的融合教育就是孩子能回到传统学校跟一般儿童“混读”那就是融合教育了,由于对融合教育概念的错误认知,只要有相关的学校愿意接纳孩子,不论孩子是否具备了相应的融合基础,则盲目的进行选择。

 

附表一:

障碍类型

年龄

程度

训练周期(系统性)

发展效果

混读/融合

最终发展(半年或一年后)

自闭症1

4

重度

12个月

中度

混读

返回

自闭症2

6

重度

12个月

中重度

混读

返回

自闭症3

6

中重度

12个月

中重

混读

自然成长

自闭症4

6

中重度

12个月

轻度

混读

自然成长

自闭症5

4

中度

12个月

轻度

混读

返回

自闭症6

5

中度

12个月

轻度

混读

接近

自闭症7

2

中度

12个月

平行

混读

接近

自闭症8

3

中轻度

12个月

平行

混读

接近

 

据附表一统计,相当的孩子回归传统校区后在若干时间内要么再次回到训练中心,要么被学校劝退,回归家庭自然成长,最终孩子未来发展前途渺茫。

家庭对孩子发展的认知不到位

重度或中度的自闭症儿童,在康复训练过程中,随着介入的科学系统干预,孩子的各项基础能力及智能都随之提升,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开始盲目乐观,同时减轻家庭的社会压力和经济压力,以孩子年龄为理由试图让孩子回到传统的学校或幼儿园接受混读教育。障碍儿童在康复中心介入的是高结构化的环境与IEP课程,突然中断科学的干预模式转为传统教育模式,让本身在适应能力上存在不足的障碍儿童需要较长周期的适应,而相当的家庭都会选择一刀切的模式。

 

社会上一般幼儿园老师专业受限

社会上有些民办幼儿园帮助了太多外来务工人群子女,是社会进步力量的支撑者,但是不排除一些幼儿园以生源为目标,把孩子发展抛之脑后,任由中度障碍儿童走进教室,却得不到科学帮助任由孩子校园、教室四处走动、破坏。机构里有20%的小朋友在介入训练前都进入过幼儿园,但孩子存在的障碍更多是家长自主发现而非学校的老师提出建议。有一对兄妹,都是自闭症儿童,在同一间幼儿园读书,哥哥读四年,妹妹读两年,后因妹妹症状严重而被妈妈发现确诊自闭症,哥哥在陪同测量的过程中亦被确定为中度自闭症。这让家庭悲痛欲绝,无法承受这沉重打击,因为错过了黄金的训练周期对孩子读书的幼儿园无法以德所怨。

由于传统学校老师对自闭症溃泛的认识,无法及时识别自闭症儿童,或者是确认有些孩子存在不足,或由于生源的问题却不及时的反馈家庭,也无法提供正确的引导方式而让孩子散漫成长。

 

传统学校接受障碍儿童难

如果幼儿园教育给孩子开启了一扇希望之门,那么,九年义务教育的大门可能会给自闭症家庭带来沉重的一击。家庭因为孩子的年龄或孩子的具有一定的基础能力,利用各种关系为孩子找到了接收学校。重度的自闭闭症患儿就算是介入过训练90%都被拒之门外,如果是中度的自闭症儿童,接收的学校仅为孩子提供学位,但严苛要求障碍儿童不能参于学校的各项活动(公开课、考试、大型文娱活动等),由于身边的老师和同学都无法理解包容自闭儿的一些行为和僵硬的语言以及笨拙的社交能力,相当的自闭症儿童都承受了不同程度的二次伤害。一位13岁的阿斯伯格症的儿童由于在课堂上走动捣乱被老师批评,由于自身的抗压力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较弱而攻击了老师,老师未能控制好情绪对孩子大打出手,医生鉴定为轻微伤的结果,无论是给孩子还是给老师都带来了不良影响。

深圳宝安一所学校迫于19名学生家长联名劝退自闭症儿童龙龙的的事件,是一度引发广泛性关注的话题。大家都看到了事态的结果,就是一个存在不足的孩子被数位家长和学校无情的拒之门外的事件,有多少人知道是这位已步入青春期的不恰当的行为使学校推入尴尬境地呢?

政府职能部门体制不健全

在港台或欧美地区,自闭症障碍人群的社区服务体制相对完善与成熟,孩子可以介入有效科学的社区服务,学校也更多更愿意给予这类障碍儿童机会和包容。一些国家立法规定,对于经过鉴定符合融合教育标准的自闭症孩子,学校不得拒收,同时亦提供了相应的政策保障。在中国,专门针对公立自闭症学校则是屈指可数,针对性的融合教育更是凤毛麟角了。如果孩子有幸进了一般学校,学校里也没有专门设置符合自闭症孩子的特殊教育课程,针对自闭症儿童的一些行为特征更是束手无策。孩子在学校仅能与普通孩子一起学习生活,并不能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

      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教育之路,相当的家庭独自奋战在路上,自闭症儿童的福利政策,中国政府在举旗呐喊的同时,家庭更多需要的是实质性的帮助。自闭症儿童的融合之路在何方,诚然已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是我们国人乃至政府都不能忽视的社会问题。


相关标签:东莞自闭症,融合教育

最近浏览:

在线客服
分享